 |
六、幼苗鉴定 |
 |
文章来源: |
钱江仪器网 |
文章阅读数: |
5692 |
发布时间: |
2008-07-10 14:47:50 |
|
(一)发芽概念和有关术语 1.发芽(germination) 在实验室内幼苗出现和生长达到一定阶段,幼苗的主要构造表明在田间的适宜条件下能进一步生长成为正常的植株。 2.幼苗的主要构造(the essential selldling structures) 因种而异,由根系、幼苗中轴(上胚轴、下胚轴或中胚轴)、顶芽、子叶和芽鞘等构造组成。 3.正常幼苗(normal seedling) 在良好土壤及适宜水分、温度和光照条件下,具有继续生长发再成为正常植株的幼苗。 4.不正常幼苗(abnormal seedling) 生长在良好土壤及适宜水分、温度和光照条件下,不能继续生长发育成为正常植株的幼苗。 5.复胚种子单位(multigerm seed units) 能够产生一株以上幼苗的种子单位,如伞形科未分离的分果,甜菜的种球等。 6.未发芽的种子(ungerminated seeds) 在规定的条件下,试验末期仍不能发芽的种子,包括硬实、新鲜不发芽种子、死种子(通常变软、变色、发霉,并没有幼苗生长的迹象)和其他类型(如空的、无胚或虫蛀的种子)。 7.新鲜不发芽种子(fresh ungerminated seeds) 由生理休眠所引起,试验期间保持清洁和一定硬度,有生长成为正常幼苗潜力的种子。 8.初生根(primary root) 由胚根发育而来的幼苗主根。 9.次生根(secondary root) 除初生根外的其他根。 10.种子根(seminal roots) 在禾谷类植物中,由初生根和胚中轴上长出的数条次生根所形成的幼苗根系。 11.残缺根(stunted root) 不管根的长度如何,缺少根尖或根尖有缺陷的根。 12.粗短根(stubby root) 虽根尖完整,但根缩短呈棒状,是幼苗中毒症状所特有的根。 13.停滞根(retarded root) 通常具有完整根尖,但异常短小而细弱,与幼苗的其他构造相比失去均衡。 14.上胚轴(epicotyl) 子叶以上至第一片真叶或一对真叶以下的部分苗轴。 15.中胚轴(mesocotyl) 在禾本科一些高度分化的属中,盾片着生点至胚芽之间的部分苗轴。 16.下胚轴(hypocotyl) 初生根以上至子叶着生点以下的部分苗轴。 17.扭曲构造(twisted structure) 沿着幼苗伸长主轴、下胚轴、芽鞘等幼苗构造发生扭曲状。包括轻度扭曲(100sely twisted)和严重扭曲(tightly twisted)。 18.环状构造(100ped structure) 改变了原来的直线形,下胚轴、芽鞘等幼苗构造完全形成环状或圆圈形。 19.子叶(cotyledon) 胚和幼苗的第一片叶或第一对叶。 20.腐烂(decay) 由于微生物的存在而引起的有机组织溃烂。 21.变色(discolouration) 颜色改变或褪色。 22.植物生长对重力的反应,包括向地下生长的正向地性(positive geotropism)和向上生长的负向地性(negative geotropisin)生长。 23.芽鞘(coleoptile) 在禾本科中,胚或幼苗芽鞘的鞘状保护构造。 24.感染(infection) 病原菌侵入活体(如幼苗主要构造)并蔓延,引起病症和腐烂。包括初生感染(primary infection)(种子本身携带病原菌)和次生感染(secondary infection)(其他种子或幼苗蔓延而被感染)。 25.初生叶(primary leaf) 在子叶后所出现的第一片叶或第一对叶。 26.鳞叶(scale leaves) 通常紧缩在轴上(如石刁柏、豌豆属)的一种退化叶片。 27.盾片(SCUtellum) 在禾本科某些属中所特有的变态子叶,其功能是从胚乳吸收养分输送到部的一种盾形构造。 28.顶芽(termihal bud) 由数片分化程度不同的叶片所包裹着的幼苗顶端。 29.50%规则(50%一rule) 如果整个子叶组织或初生叶有一半或一半以上的面积具有功能,则这种幼苗可列为正常幼苗;如果一半以上的组织不具备功能(如缺失、坏死、变色或腐烂),则为不正常幼苗。当从子叶着生点到下胚轴有损伤和腐烂的迹象时,这时不能采用50%规则。在鉴定有缺陷的初生叶时可以应用,但初生叶形状正常,只是叶片面积较小时则不能应用。 (二)发芽习性和幼苗主要构造 1.发芽习性 可分为子叶出土型和子叶留土型发芽。 (1)出土型发芽(epigeal germination) 由于下胚轴伸长而使子叶和幼苗中轴伸出地面的一种发芽习性。如大豆、油菜、洋葱等。 (2)留土型发芽(hypogeal germination) 子叶或变态子叶(盾片)留在土壤内和种子内的一种发芽习性。如豌豆、水稻、小麦和玉米等。 2.幼苗的主要构造 其主要构造因作物种类而有明异的差异。(三)幼苗鉴定总则 在幼苗鉴定时,应认真鉴定和区分正常幼苗和不正常幼苗。 1.正常幼苗 凡符合下列类型之一者为正常幼苗。 (1)完整幼苗 幼苗主要构造生长良好、完全、匀称和健康。因种不同,应具有下列一些构造。 ①发育良好的根系,其组成如下。 a.细长的初生根,通常长满根毛,末端细尖。 b.在规定试验时期内产生的次生根。 c.在燕麦属、大麦属、黑麦属、小麦属和小黑麦属中,由数条件种子根代替一条初生根。 ②发育良好的幼苗中轴,其组成如下。 a.出土型发芽的幼苗,应具有一个直立、细长并有伸长能力的下胚轴。 b.留土型发芽的幼苗,应具有一个发育良好的上胚轴。 c.在有些出土型发芽一些属(如菜豆属、花生肩)中应同时具有伸长的上胚轴和下胚轴。 d.在禾本科的一些属(如玉米属、高粱属)中,应具有伸长的中胚轴。 ③具有特定数目的子叶。 a.单子叶植物具有一片子叶,子叶可为绿色和呈圆管状(葱属),或变形而全部或部分遗留在种子内(如石刁柏、禾本科)。 b.双子叶植物具有二片子叶,在出土型发芽的幼苗中,子叶为绿色,展开呈叶状;在留土型发芽的幼苗中,子叶为半球形和肉质状,并保留在种皮内。 ④具有展开、绿色的初生叶。 a.在互生叶幼苗中有一片初生叶,有时先发生少数鳞状叶,如豌豆属、石刁柏属、巢菜属。 b.在对生叶幼苗中有两片初生叶,如菜豆属。 ⑤具有一顶芽或苗端。 ⑥在禾本科植物中有一个发育良好、直立的芽鞘,其中包着一片绿叶延伸到顶端,最后从芽鞘中伸出。 (2)带有轻微缺陷的幼苗 幼苗主要构造出现某种轻微缺陷,但在其他方面能均衡生长,并与同一试验中的完整幼苗相当。有下列缺陷则为带有轻微缺陷的幼苗。 ①初生根。 a.初生根局部损伤,或生长稍迟缓。 b.初生根有缺陷,但次生根发育良好,特别是豆科中一些大粒种子的属,(如菜豆属、豌豆属、巢菜属、花生属、豇豆属和扁豆属)、禾本科中的一些属(如玉米属、高粱属和稻属)、葫芦科所有属(如甜瓜属、南瓜属和西瓜属)和锦葵科所有属(如棉属)。 C.燕麦属、大麦属、黑麦属、小麦属和小黑麦属中只有一条强壮的种子根。 ②下胚轴、上胚轴或中胚轴局部损伤。 ③子叶(采用“50%规则”)。 a.子叶局部损伤,但子叶组织总面积的一半或一半以上仍保持着正常的功能,并且幼苗顶端或其周围组织没有明显的损伤或腐烂。 b.双子叶植物仅有一片正常子叶,但其幼苗顶端或其周围组织没有明显的损伤或腐烂。 ④初生叶。 a.初生叶局部损伤,但其组织总面积的一半或一半以上仍保持着正常的功能(采用“50%规则”)。 b.顶芽没有明显的损伤或腐烂,有一片正常的初生叶,如菜豆属。 c.菜豆属的初生叶形状正常,大于正常大小的1/4。 d.具有3片初生叶而不是两片,如菜豆属(采用“50%规则”)。 ⑤芽鞘。 a.芽鞘局部损伤。 b.芽鞘从顶端开裂,但其裂缝长度不超过芽鞘的1/3。 c.受内外稃或果皮的阻挡,芽鞘轻度扭曲或形成环状。 d.芽鞘内的绿叶,没有延伸到芽鞘顶端,但至少要达到芽鞘的一半。 (3)次生感染的幼苗 由真菌或细菌感染引起使幼苗主要构造发病腐烂,但有证据表明病源不来自种子夺身。 2.不正常幼苗 不正常幼苗有三种类型: (1)受损伤的幼苗 由机械处理、加热、干燥、昆虫损害等外部因素引起,使幼苗构造残缺 不全或受到严重损伤,以致于不能均衡生长者。 (2)畸形或不匀称的幼苗 由于内部因素引起生理紊乱,幼苗生长细弱,或存在生理障碍,或主要构造畸形、或不匀称者。 (3)腐烂幼苗 由初生感染(病源来自种子本身)引起,使幼苗主要构造发病和腐烂,并妨碍其正常生长者。 (四)幼苗鉴定的按种属分类和细则 正常幼苗鉴定是要正确判定其在适宜的田间条件下,能否生长成正常植株的能力。因此,为幼苗鉴定的可靠性,在检查鉴定时,不仅要检查整个幼苗,并且特别要检查幼苗的每个主要构造是否正常。 由各种作物种属幼苗形态特征结构的差异和不同构造对鉴定正常幼苗的重要性,为了便于正常幼苗鉴定(《ISTA幼苗鉴定手册》),将具有相似幼苗形态特征和发育特性的属归为一类。其具体归类依据如下: 按植物种类分为A、B两类 A.农业及园艺(如洋葱、水稻、小麦、玉米、油菜、菜豆、豌豆等) B.乔木及灌木(如松树和冬青等) 按子叶系统分类分为三类 1.单子叶植物(如洋葱、小麦、玉米等) 2.双子叶植物(如油菜、菜豆、豌豆、西瓜、棉花等) 3.针叶植物(如松树等) 按发芽习性分类分为两类 1.子叶出土型发芽植物(如洋葱、大豆、菜豆、甘蓝等). 2.子叶留土型发芽植物(如小麦、玉米、水稻、豌豆等) 按茎轴伸长和幼梢生长特性分类分为四类 1.上胚轴不伸长种类(如油菜、西瓜等) 2.上胚轴伸长种类(如豌豆、大豆、菜豆等) 3.幼梢不伸长,苗端被芽鞘包裹着种类(如水稻、小麦、玉米等) 4.块茎状下胚轴种类(如仙客来等) 按根系发育特性及其在幼苗鉴定的重要性分类分为三类 1.必需具备初生根的种类(如甘蓝、洋葱等) 2.可考虑发育良好次生根的种类(如水稻、玉米、棉花等) 3.具有相同种子根的种类(如小麦等) 根据上述分类依据,就可按种属编制正常幼苗的按属代码索引。这里将几个重要按属索引说明如下: 葱属A.1.1.1.1 小麦属A.1.2.3.3 水稻A.1.2.3.2 玉米A.1.2.3.2 大豆属A.2.1.1.1 菜豆属A.2.1.2.2 芸薹属A.2.1.1.1 豌豆A.2.2.2.2 松属B.3.1.1.1 冷杉属B.3.1.1.1 银椒属B.2.2.2.2 仙客束属A.2.1.4.3 从各属分组正常幼苗鉴定索引就可把握该属幼苗鉴定的关键要素。更详细的分属幼苗鉴定标准细则可参阅《ISTA幼苗鉴定手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