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将在黑龙江省重点推广 |
 |
文章来源: |
钱江仪器网 |
文章阅读数: |
1563 |
发布时间: |
2008-08-14 09:52:40 |
|
近日,省农委李文华副主任在省农机推广站任晓东站长的陪同下前往兰西县考察“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试验示范区。 作为“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试验示范区的兰西县,有示范田面积4000亩。在玉米、大豆、蔬菜的对比实验中发现,经过处理的作物整个发育周期都具有很强的生长优势。主要表现为种子发芽率明显提高,大豆提高5%,蔬菜提高10%;提前2~3天出苗,而且出苗整齐,根系发达;抗旱和抗病虫能力增强;果实成熟期提前,大豆提前2~3天成熟,豆角提前5~7天上市。“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被列入国家科技部“863”农业发展计划项目,也是我省今年重点推广的农机技术。我省从2006年引进该项技术后,经多点试验证明,使用“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能够激发种子活性,促进作物生长发育,防止病虫害,更重要是增产效果显著,能使玉米、大豆、水稻三大主产作物平均增产8%~12%,瓜果平均增产10%~25%,是多年来单项农业技术推广中增产幅度最高的技术。看到经过处理的“太空种子”的生长优势,李文华副主任指出:“基层农机推广部门要抓住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的关键环节,试验对比数据要规范、准确、翔实,农机农艺要很好结合到此项技术中,要配备好相关试验、检测、记录等设备”以便今后在我省大面积推广应用。 为此,省农机推广站成立了“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推广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和目标,建立健全工作档案和技术档案,并积极做好宣传工作,及时总结经验,树立典型。2009年,将在我省设立300个 “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试验示范点,投放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机300台,推广应用面积300万亩。按照平均增产增收10%计算,预计年增产1.5亿公斤,农业增收1.5亿元。在此基础上逐年推广“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