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种子市场执法力度大、成效显著
一是市场执法检查次数多。上半年来,先后出动执法车辆303车次,出动执法人员1530人次,采取地毯、拉网式等多种方式,大力开展市场执法检查活动 380次;二是立查案件多、处罚重。立案查处种子违法案件57起,已结案57起。查获问题种子487.01吨,涉案金额249.90万元没收假劣种子 25.67吨收缴罚款27.8万元没收过期瓜菜种子4117袋,销毁过期种子4.3吨,严厉打击了坑农害农和损害消费者利益的行为,保障了农业生产用种安全;三是设立举报电话,积极受理种子案(事)件投诉案43起,已处理投诉案件38起,挽回经济损失28.9万元,其余案件正在调查处理过程中。
三、种子质量管理内容进一步拓展
一是首次与辖区内39家种子企业和分支机构签订了《农作物种子经营活动承诺书》,对销售的种子质量等进行承诺;二是种子室内检验力度大。今年上半年组织完成种子检验室内样品217个,代表种子数量2307.95吨;三是加强小麦种子田、玉米制种田检验、合格率高。采取对小麦原种田进行100%检验,良种不少于30%的检验,调剂田进行部分抽检方法,对地区75714.9亩小麦种子田、14624.8亩玉米制种田进行了检验,小麦种子田合格率95.4%,玉米制种田合格率100%;四是种子内外质量齐抓共管。在严格种子内在质量管理的同时,不放松对种子外在质量(标签和标识)及种子经营档案等进行全面检查确保了农业生产用种的安全。
四、农作物品种试验示范点多、面广、规范
一是在组织完成国家和自治区安排的品种区试和生产示范任务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安排主要农作物品种试验示范12组,除柯枰县外,地区和其余县(市)均承担了相应的试验、示范项目,项目涵盖了棉花、小麦、玉米、水稻等地区主要农作物。在实施过程中严格执行《地区主要农作物品种试验示范管理办法》。
五、小麦种子基础工作得到重视,生产行为进一步规范
一中组织各县(市)开展了冬小麦“二圃田”恢复工作,给各县(市)下达15.5万株小麦穗选任务;二是督促各小麦种子生产企业种子田建立了以面积、品种、重大技术措施、技术负责人、种子质量等为内容的种子生产档案,变种子生产事后查处为事前监督;三是加强小麦种子收购加工监管,确保小麦种子足量保质收购,确保今冬小麦生产用种安全。
六、本地种子加工储备质优量足,外调种子及时
地区各种子生产加工企业共计加工成品种子20022.97吨。其中:棉种16322.97吨,均为优质原(良)种,主要品种为:中棉35、中棉43、新海21、中棉40等。生产加工储备玉米2400吨,正播玉米以SC-704为主,复播玉米以新玉9号为主。复播玉米种子畅销疆内外,供不应求。生产加工水稻种子1300吨,以秋田小町为主。为满足地区扩大粮食生产面积需求,及时外调供应春麦种子2000余吨,黄豆种子360 吨,较好地满足了地区生产用种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