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笔者从广西桂林市农科所获知,2005年由桂林市农业科技人员从野外采集的野生稻原生种已培育成功,其种子可实现300亩规模的野生原生种种植需求. 据了解,桂林市野生稻原生种于2005年分别从雁山区周家村、临桂县会仙镇及荔浦县的野外采集而来,雁山区周家村和临桂县会仙镇采集的品种从其开花习性、植物特征看为同一类型,但稻型和结实状况又稍有区别,均具叶细、根系强壮的特性;而在荔浦县野外采集的品种相对雁山、临桂这一品种显得叶粗壮,根系更为发达。此后,农科人员又从外地采回药用野生稻进行繁育,使农科所野生稻品种达到3个。据资料显示,目前我国野生稻共有3个种类:普通野生稻、药用野生稻和疣粒野生稻。在我国,野生稻分布由南往北至江西省境内止。广西境内野生稻生长最北为雁山野生稻。 据介绍,2005年,农科所科研人员在野外采集时,每个品种仅得到一至两株苗,经过3年培育,如今可提供300亩的种植原生种子。野生稻是依靠根茎实现繁殖的,因此,其根茎特别发达,穗粒少,芒极长。根据3年的观察,桂林野生稻能抗拒现有的任何病虫害,不需任何药物就可以茁壮成长。因此,其基因的提取对水稻抗病虫害方面的研究有极大的科学价值。由于野生稻适宜于沼泽地生长,目前,桂林野外很难找到野生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