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河南投资千万实施小麦新品种重大科技专项 |
 |
文章来源: |
钱江仪器网 |
文章阅读数: |
1384 |
发布时间: |
2008-08-14 14:54:49 |
|
全国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经验交流会在郑州召开前夕,河南省科技厅今天宣布投资千万元启动实施“小麦新品种产业化研究与开发”重大科技专项。“百农矮抗58”、“郑麦366”两个新品种入选,在未来3年内有望打造成河南乃至黄淮冬麦区的主导品种。 “百农矮抗58”矮秆抗倒,高产稳产,适应性广,是现有小麦品种推广面积增幅最快、发展势头最好的品种。“郑麦366”作为半冬性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其综合农艺性状较好,主要品质指标达到国家优质强筋一级标准,品质性状稳定,深受加工企业欢迎,市场和产业化前景优势明显。 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将对“百农矮抗58”的产业化研究与开发,探明生长发育、高产光合生理和品质形成、根系发育和水肥利用规律,抗逆抗病基因(抗冻性、耐热性、抗白粉病、抗条锈病等),矮秆抗倒基因的分子遗传特点及茎秆结构的材料力学特性,形成高产简化栽培的综合配套技术体系及良种良法示范推广体系,加快小麦高产简化栽培技术的示范推广与普及应用速度,实现该品种小面积攻关亩产700公斤,大面积生产应用亩产600公斤的产量目标,形成年推广面积省内超过1500万亩、省外超过1000万亩的种植规模,累计推广面积力争突破1亿亩,成为河南省及黄淮南部麦区小麦产业化的主导品种。将对“郑麦366”产业化开发的综合配套优质高产高效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进行研究和组装。项目完成后,每年可在河南建立“郑麦366”高标准原、良种繁育田10万亩以上,优质、高产、高效生产示范基地50万亩以上,产业化辐射推广500万亩以上;形成“郑麦366”强筋优质高产高效配套生产技术规程和品质监测、鉴定以及收购检测指标体系,在示范区中得到应用;建成强筋优质小麦产业化开发模式,进行产品的中试及优质产品的试生产。 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自2006年设立以来,已实施了“超高产小麦新品种选育与示范”、“超高产玉米新品种选育与示范”农业科技项目,加速了主要农作物新品种选育的速度与质量,对推动粮食丰产发挥了重大作用。 |
|
|